京东重整战投,变身下沉市场“大买家”
本文来源:36氪
作者:曹倩
与阿里巴巴投资人大会前后脚,京东战略投资部首次对外分享投资思路。
此次接受采访的,是前不久才被京东集团任命为战略投资负责人的胡宁峰(Jason Hu)。胡宁峰是私募股权公司鼎晖投资的前董事总经理,根据路透社报道,胡宁峰今年7月以京东集团副总裁的身份入职京东,向京东集团首席战略官廖建文汇报,于9月前后开始负责京iPhone 系列平均售价上涨%:Pro机型更贵且出货占比更高:东集团的战略投资交易。
这表明,胡宁峰加入京东集团两个月,作为京东战略投资负责人也才一个月。胡宁峰在沟通会上坦言,自己刚刚开始复盘京东的历史投资项目,对于一些太过具体的问题暂不便做回答;京东集团高管才开过战略会议不久,未来许多集团战略将由战略投资部来推进。
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下,京东想透过这次沟通会对外传递些什么讯号?
京东战投紧急“补课”
与腾讯、阿里相比,在战略投资这件事上,京东是慢了一步的。
信息来源:企查查,由36氪统计制图,数据仅供参考
根据企查查收录的投资动态,从2012年10月至今,京东在国内外共进行过77笔投资(包含对同一项目的追加投资),其中战略投资约30笔。将京东与阿里、腾讯的战略投资动态作比对后发现,无论是第一笔战投的启动年份,还是投资笔数,京东都处于较落后的地位。
阿里与京东同作为电商股,均于2014年登陆美国证券交易所。京东在战投笔数上不及阿里,但整体来看,二者的增长路径呈现出相似走势:从2016年起步,于2018年达到高点。
对外战略投资对公司而言意味着什么?首先战略投资者需要付出更多,不仅投钱,更要投资源;其次战略投资者与被投方在业务上存在紧密联系,能建立起产业上下游联系,促成战略协同。对投资者而言,战略投资项目需拥有强话语权、保持长期持有,用投资撬动来业务从而在资本市场上获得更高溢价。
与阿里相比,京东较晚整合完包含技术、管理、市场、人才资源等在内的完整生态链进而对外赋能。此前作为一体化电商平台、自成循环的京东,如今正尝试搭建新架构,从而变成一体化开放平台,借用胡宁峰的表述“这是京东的一种再造”。京东在战投系统化布局层面起步虽晚,但随着集团目标逐步明晰,已能主次分明地从业务端生你的减碳量可以记账了!绿色消费行为将能兑换多类奖励出延长线,以战投的方式进一步触达市场。